android 4.2.2 mac地址 如何修改呢

liehuo 27 0

android 4.2.2 mac地址 如何修改呢

  几个 *** ,如下:
  1、android 4.2.2 mac地址 这个需要进入手机的开发版然后,进入MAC地址,在然后就可以修改了!   
  2、手机root后,用re管理器进去根目录data/wifimac,按里面格式修改你要的mac地址保存退出,再修改这个文件的权限,取消写入保留读写权限,就可以了!
  3、需要安装AndroidSDK和FASTBOOT/adb的驱动程序。
  (1)打开一个新的命令窗口。
  (2)Type
  (3)输入cd \
  (4) 输入cd AndroidSDK\tools
  (5) 打开手机进入Fastboot
  astboot OEM rebootRUU
  (6)手机会重新启动,
  type:FASTBOOT OEM emapiWlanMac
  会得到这样东西:
  ... INFONotice: This MAC address takes effect only
  when your platfor
  INFOm is EEPRON-less configuration. Please use (emapiTest) to v
  INFOerify it !
  INFO0x00000000
  INFO0x000000DE
  INFO0x000000AD
  INFO0x000000BE
  INFO0x000000EF
  INFO0x00000000
  INFO-eMapiWlanMacCommand, status = 1
  OKAY [ 0.025s]
  finished. total time: 0.026s
  注意MAC地址(中强调的部分 - 这个MAC地址是00: DE:AD:BE:EF:00)。
  7)现在,输入命令来设置新的MAC地址(MAC地址应该用空格代替':'):
  fastboot oem emapiWlanMac 00 01 02 03 04 05
  MAC地址修改成了00:01:02:03:04:05。
  8)完成!输入重新启动:
  fastboot oem boot
  这样mac地址就改好了

请问我用Virtual Box安装android x86 4.2为什么会出现rebooting in 60 seconds,我该怎么解决,谢谢了

android 4.2.2 mac地址 如何修改呢-第1张图片-贝灵顿wiki
我遇到了,呵呵,不知道能否帮到你,在虚拟机的设置→系统→硬件加速里面有个“启用 VT-x/AMD-v"这个选项,打上勾。如果不能选择,需要开启:我的是intel 的主板,需要在启动电脑(真实的电脑,不是虚拟机)的时候进入bios的cpu选项里面开启,具 *** 置根据不同电脑可能略有差别,可以搜下。

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:

Android 手机自动化测试工具有哪几种

1、Monkey是AndroidSDK自带的测试工具,在测试过程中会向系统发送伪随机的用户事件流,如按键输入、触摸屏输入、手势输入等),实现对正在开发的应用程序进行压力测试,也有日志输出。实际上该工具只能做程序做一些压力测试,由于测试事件和数据都是随机的,不能自定义,所以有很大的局限性。2、MonkeyRunner也是AndroidSDK提供的测试工具。严格意义上来说MonkeyRunner其实是一个Api工具包,比Monkey强大,可以编写测试脚本来自定义数据、事件。缺点是脚本用Python来写,对测试人员来说要求较高,有比较大的学习成本。3、Instrumentation是早期Google提供的Android自动化测试工具类,虽然在那时候JUnit也可以对Android进行测试,但是Instrumentation允许你对应用程序做更为复杂的测试,甚至是框架层面的。通过Instrumentation你可以模拟按键按下、抬起、屏幕点击、滚动等事件。Instrumentation是通过将主程序和测试程序运行在同一个进程来实现这些功能,你可以把Instrumentation看成一个类似Activity或者Service并且不带界面的组件,在程序运行期间监控你的主程序。缺点是对测试人员来说编写代码能力要求较高,需要对Android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,还需要配置AndroidManifest.xml文件,不能跨多个App。4、UiAutomator也是Android提供的自动化测试框架,基本上支持所有的Android事件操作,对比Instrumentation它不需要测试人员了解代码实现细节(可以用UiAutomatorviewer抓去App页面上的控件属性而不看源码)。基于Java,测试代码结构简单、编写容易、学习成本,一次编译,所有设备或模拟器都能运行测试,能跨App(比如:很多App有选择相册、打开相机拍照,这就是跨App测试)。缺点是只支持SDK16(Android4.1)及以上,不支持HybirdApp、WebApp。5、Espresso是Google的开源自动化测试框架。相对于Robotium和UIAutomator,它的特点是规模更小、更简洁,API更加精确,编写测试代码简单,容易快速上手。因为是基于Instrumentation的,所以不能跨App。配合AndroidStudio来编写测试的简单例子6、Selendroid:也是基于Instrumentation的测试框架,可以测试NativeApp、HybirdApp、WebApp,但是网上资料较少,社区活跃度也不大。7、Robotium也是基于Instrumentation的测试框架,目前国内外用的比较多,资料比较多,社区也比较活跃。缺点是对测试人员来说要有一定的Java基础,了解Android基本组件,不能跨App。8、Athrun是 *** 出的一个移动测试框架/平台,同时支持iOS和Android。Android部分也是基于Instrumentation,在Android原有的ActivityInstrumentationTestCase2类基础上进行了扩展,提供一整套面向对象的API。这里有详细介绍。9、Appium是最近比较热门的框架,社区也很活跃。这个框架应该是是功能最强大的,它的优点:它的哲理是:它的设计理念:相关限制:总结:在iOS部分是封装了UIAutomation;Android4.2以上是用UiAutomator,Android2.3~4.1用的是Instrumentation,也就说Appium同时封装了UiAutomator和Instrumentation。所以Appium拥有了以上几大框架的所有优点:跨App,支持NativeApp、HybirdApp、WebApp,还支持N种语言来编写你的测试脚本。如果你在Windows使用Appium,你没法使用预编译专用于OSX的.app文件,因为Appium依赖OSX专用的库来支持iOS测试,所以在Windows平台你不能测试iOSApps。这意味着你只能通过在Mac上来运行iOS测试。Client/Server架构,运行的时候Server端会监听Client端发过来的命令,翻译这些命令发送给移动设备或模拟器,然后移动设备或模拟器做出响应的反应。正是因为这种架构,所以Client可以使用Appiumclientlibraries多种语言的测试脚本,而且Server端完全可以部署在服务器上,甚至云服务器。Session,每个Client连接到Server以后都会有一个SessionID,而且Client发送命令到Server端都需要这个SessionID,因为这个seesionid代表了你所打开的浏览器或者是移动设备的模拟器。所以你甚至可以打开N个Session,同时测试不同的设备或模拟器。DesiredCapabilities,其实就是一个键值对,设置一些测试的相关信息来告诉Server端,我们需要测试iOS、还是Android,或者换是WebApp等信息。AppiumServer是Node.js写的,所以可以直接用NPM来进行安装。AppiumClients,MacOS和Win下提供GUI,不需要装Node.js,方便测试人员操作。用Appium自动化测试不需要重新编译App;支持很多语言来编写测试脚本,Java、Javascript、PHP、Python、C#、Ruby等主流语言;不需要为了自动化测试来重造轮子,因为扩展了WebDriver。(WebDriver是测试WebApps的一种简单、快速的自动化测试框架,所以有Web自动化测试经验的测试人员可以直接上手);移动端自动化测试应该是开源的;开源;支持NativeApp、HybirdApp、WebApp;支持Android、iOS、FirefoxOS;Server也是跨平台的,你可以使用MacOSX、Windows或者Linux;

Android SDK对应API级别以及版本说明

Android 11 (API 级别 30)

如需详细了解平台变更,请参阅  Android 11 文档 。

Android 10(API 级别 29)

如需详细了解平台变更,请参阅 面向开发者的 Android 10 。

修订版 5(2020 年 7 月)

此修订版本添加了 Android Automotive OS 桩。

Android 9(API 级别 28)

如需详细了解平台变更,请参阅 面向开发者的 Android 9 。

修订版 1(2018 年 8 月)

已发布为稳定版(不再处于预览状态)。

Android 8.1(API 级别 27)

如需详细了解平台变更,请参阅 面向开发者的 Android 8.1 。

修订版 1(2017 年 12 月)

已发布为稳定版(不再处于预览状态)。

Android 8.0(API 级别 26)

如需详细了解平台变更,请参阅 面向开发者的 Android 8.0 。

修订版 2(2017 年 8 月)

Android 7.1(API 级别 25)

如需详细了解平台变更,请参阅 面向开发者的 Android 7.1 。

修订版 3(2016 年 12 月) 修订版 2(2016 年 11 月) 修订版 1(2016 年 10 月)

Android 7.0(API 级别 24)

如需详细了解平台变更,请参阅 面向开发者的 Android 7.0 。

修订版 1(2016 年 8 月)

Android 6.0(API 级别 23)

如需详细了解平台变更,请参阅  Android 6.0 变更 和  Android 6.0 API 。

修订版 2(2015 年 11 月) 修订版 1(2015 年 8 月)

Android 5.1(API 级别 22)

如需详细了解平台变更,请参阅  Lollipop 概览 和  Android 5.1 API 变更 。

修订版 1(2015 年 3 月)

Android 5.0(API 级别 21)

如需详细了解平台变更,请参阅  Lollipop 概览 和  Android 5.0 API 变更 。

修订版 2(2014 年 12 月) 修订版 1(2014 年 10 月)

Android 4.4W(API 级别 20)

此版本使 KitKat 支持 Android Wear。

修订版 2(2014 年 10 月) 修订版 1(2014 年 6 月)

Android 4.4(API 级别 19)

如需详细了解平台变更,请参阅  KitKat 概览 和  Android 4.4 API 变更 。

修订版 2(2013 年 12 月) 修订版 1(2013 年 10 月)

Android 4.3(API 级别 18)

如需详细了解平台变更,请参阅  Jelly Bean 概览 和  Android 4.3 API 变更 。

修订版 2(2013 年 8 月) 修订版 1(2013 年 7 月)

Android 4.2(API 级别 17)

如需详细了解平台变更,请参阅  Jelly Bean 概览 和  Android 4.2 API 变更 。

修订版 2(2013 年 2 月) 修订版 1(2012 年 11 月)

Android 4.1(API 级别 16)

如需详细了解平台变更,请参阅  Jelly Bean 概览 和  Android 4.1 API 变更 。

修订版 3(2012 年 10 月) 修订版 2(2012 年 7 月) 修订版 1 (2012 年 6 月)

Android 4.0.3(API 级别 15)

修订版 3(2012 年 3 月) 修订版 2(2012 年 1 月) 修订版 1(2011 年 12 月)

Android 4.0(API 级别 14)

Android 4.0,修订版 2(2011 年 12 月) Android 4.0,修订版 1(2011 年 10 月)

Android 3.2(API 级别 13)

Android 3.2,修订版 1(2011 年 7 月)

Android 3.1(API 级别 12)

Android 3.1,修订版 3(2011 年 7 月) Android 3.1,修订版 2(2011 年 5 月) Android 3.1,修订版 1(2011 年 5 月)

Android 3.0(API 级别 11)

Android 3.0,修订版 2(2011 年 7 月) Android 3.0,修订版 1(2011 年 2 月)

Android 2.3.3(API 级别 10)

Android 2.3.3,修订版 2(2011 年 7 月) Android 2.3.3,修订版 1(2011 年 2 月)

Android 2.3(API 级别 9)

Android 2.3,修订版 1(2010 年 12 月)

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

https://developer.android.com/studio/releases/platforms?hl=zh-cn

如何编译一个精简的Android系统

本次试验使用的android源码是4.2,编译的架构是mini-mips。

一、所做的工作
1、修改build/target/product/mini.mk,去掉一些不必要的模块(例如Phone、DownloadManager等)
2、修改SystemServer.java,屏蔽一些service,让系统能够启动起来(例如,Location Manager、Telephony Registry)
3、修改dalvik/vm/native/dalvik_system_Zygote.cpp,注释掉因为检查不到外部存储而导致dalvik abort的地方 (这是googel的一个bug,在2013年1月份已解决,如果用这以后的代码不用修改此处)
4、修改WindowManagerService.java,把发送BOOT_TIMEOUT消息的时间改为0(之前为30秒)

二、系统优化后的效果(验证工作均在mips模拟器上进行)
1、节省运行内存,下面是全编译与mini编译的内存使用状态的对比
1)full build
MemTotal: 499360 kB
MemFree: 242064 kB
2)mini build
MemTotal: 499360 kB
MemFree: 395192 kB

2、缩短开机启动时间
在虚拟机上的启动时间
1)full build-29秒
2)mini build-14秒

3、只启动home程序,其余的应用程序均被移除

三、保留android的开发环境
1、adb,ddms,apkinstall等,都能正常工作
2、在eclipse中编写的android应用程序能够运行在该mini-android之上

四、开机自动启动指定应用程序
本次测试使用Gallery.apk应用程序,修改其源码后可以实现随系统的启动而自动启动的功能。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